廣告載入失敗!開啓Javascript或/及關閉ADBlock!
荷蘭暖心超市銀髮族聊天櫃台
發佈時間:2019年07月19日
作者:樂活社會台
照顧一個孩子,需投注整個社會的資源。在高齡社會裡,是否也需要更強大的社福和志工體系,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安養下半生?荷蘭藉由社會企業的合作,讓老年人走出孤寂,生活得更充實。
台灣的傳統市場,是婆婆媽媽採買和閒聊的好去處。在荷蘭,老人家逛超市也能聊天殺時間。連鎖超市Jumbo位於弗萊門(Vlijmen)的分店,推出銀髮族專屬的結帳櫃台,讓老人家有更多時間清點和收拾購物商品;如果結帳等候人數不多,還能和店員聊天話家常。(推薦閱讀:免住安養院!8坪大銀髮醫療屋:老人有獨立空間、家人就近照顧)
(荷蘭超市提供咖啡午茶空間,讓銀髮族開拓社交關係。圖片來源:Voor Mekaar Facebook)
聊天櫃台 銀髮顧客從容結帳、話家常
超市還開闢一個小角落,讓銀髮老人喝咖啡聚會閒聊。無論是認識還是素未謀面,都能在這裡找到交朋友的樂趣。
這項銀髮族的新服務,是超市和當地的長照公益組織「為彼此(Alles voor Mekaar)基金會」聯手的成果。「為彼此」就像台灣許多提供老人服務的社福團體,雖然才成立一年多,但成功地把志工資源帶進社區,照顧獨居長者的生活起居,包括協助購物、送餐、整理家務等。(推薦閱讀:這家企業 員工超過一半是銀髮族)
(荷蘭超市和社福團體合作,提供銀髮族專屬的服務。圖片來源:Jumbo Market Facebook)
社區志工網絡綿密 促進長者人際互動
定期陪伴94歲長者史密茲(Christien Smits)的志工吉維琳(Liesbeth Geveling)說,原本是懷著幫助老人家的心情,沒想到交到談得來的銀髮好友。「我常陪她喝下午茶和購物,變成姐妹淘。」
「為彼此」的創辦人威爾特(Alexander van Weert)說,超市讓社福資源可以更快深入銀髮族群,「我們定期進駐超市的咖啡午茶角落,邀請長者來喝咖啡,順便也了解他們在生活上有何需求。」
高齡社會全球化
人口老化是全球性的現象,銀髮族的安養照護、年金制度、居住,以及老人心理調適,已經是普遍性的社會問題。
一項刊登在《國際老年精神病學(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)》的美國研究指出,人最容易感到寂寞的三個階段,分別是20歲、50歲和80歲,也意味著維持身心健康,以及時間與生活的妥善安排,是能否安然度過人生下半場的關鍵。(推薦閱讀:銀髮族健身,為年輕人創造5000個工作!)
(老年之後維持適度的工作,對於身心有益。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這些國家的老年生活
德國是歐盟成員裡、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,預計到2050年,每3個人就有1人超過60歲。德國健康的老人普遍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,大學推廣教育有一半以上的學生,年紀超過65歲;三分之一領年金的退休老人都參與志工活動。
瑞士則推出「時間銀行(Time Bank)」的安老計畫,年輕和健康的年長者,可申請照顧有需求的銀髮族,累積的照護時數能以備不時之需,晚年換成別人來照顧他。英國和新加坡也陸續將這項做法納入老年計畫裡。
東亞國家的日本和南韓,受到經濟因素和勞力短缺的影響,屆齡退休卻繼續工作者不在少數。
世界衛生組織WHO預估,2050年超過60歲的老年人口,將達到20億,佔全球總人口的兩成多。有關銀髮族的人生照護,政府政策、社會網絡與個人意識環環相扣,缺一不可。
轉載資料來源:康健雜誌
相關文章

【馬拉松】日本61歲婆婆老當益壯 成首位60歲以上Sub 3女跑手

初創研互動麻雀遊戲 評估長者認知障礙

年長者咀嚼能力好 研究:可預防失智

哈佛研究:空氣污染損健康超預期 致長者心臟問題入院增加

長者牙齒不好也能吃 慕斯口感肉排
